根據(jù)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計量局等7個國際組織聯(lián)合制定的對不確定度的定義以及國家計量技術規(guī)范JJF1059一199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的有關規(guī)定,測量不確定度就是對測量結果質(zhì)量的定量表征,測量結果的可用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不確定度的大小。所以,測量結果必須附有不確定度說明才是完整并有意義的。
目前,在我國推行的150/I EC導則25校準和檢測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對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有明顯的要求,國家計量技術規(guī)范JJF1059一199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中還規(guī)定了測量評定與表示不確定度的通用規(guī)則。
不確定度的概念及分類 測量不確定度是表征合理地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與測量結果相聯(lián)系的參數(shù)。測量過程中有許多引起不確定度的來源,如計量器具本身的誤差、取樣的代表性不夠、實際工作條件與標準工作條件不一致、所依據(jù)的理論不嚴密或所有的測量方法不完善、測量人員主觀因素和操作技術等。
由此可見,測量不確定度一般由許多分量組成,其中一些分量具有統(tǒng)計性,另一些分量具有非統(tǒng)計性。所有這些不確定度來源的綜合效應,使測量結果的可能值服從某種概率分布。
本文地址:http://www.comfyplaza.com/xinwenzhongxin/zhishi/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