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西藏昌都果多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投產發(fā)電。這是繼藏木之后,西藏第二大水電項目。
2014年以來,西藏水電建設不斷取得關鍵性進展。藏木水電站的投產,更是實現了西藏電力史上由10萬千瓦級到50萬千瓦級的重大飛躍,西藏從此邁入“大水電”時代,為服務西藏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強大支撐,也為實現藏電外送注入了新的動力。
盡管西藏水電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與西藏豐富的水能資源相比,已開發(fā)的仍是其中極小的一部分。而且西藏水電開發(fā)成本不斷走高,未來發(fā)展形勢依然嚴峻。
開發(fā)程度較低
公開數據顯示,西藏年均水資源量4482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2.1億千瓦,技術可開發(fā)量1.4億千瓦,分別占全國的29%和24.5%左右,均居全國首位,是中國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儲備基地和西電東送的重要能源接續(xù)基地。
“西藏擁有全國四分之一的水資源,而30%的水資源又都集中在昌都地區(qū),約有4千萬千瓦。目前只開發(fā)了不到100萬千瓦,所以西藏地區(qū)水電開發(fā)程度普遍比較低。”華能果多水電工程籌建處主任段川告訴記者。
西藏的水能主要分布在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支流上,其中又以雅魯藏布江水能蘊藏量最大。除雅魯藏布江外,西藏境內水電可開發(fā)規(guī)模為金沙江900萬千瓦、瀾滄江800萬千瓦、怒江1500萬千瓦。據悉,昌都境內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水能資源約占全國的6%。目前,昌都規(guī)劃在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流域干支流上建設總裝機容量3585萬千萬的49座梯級電站。
據了解,果多水電站位于西藏昌都市境內扎曲河上,總裝機容量16.5萬千瓦。
“雖然跟四川、云南一些大水電項目相比裝機很小,但對西藏而言,作用和意義都是巨大的。”段川表示,“昌都一直以來都屬于嚴重缺電少電的地區(qū),全市電力未覆蓋人口達27.5萬,人民生活生產受到很大影響,必須依靠川藏聯網從四川輸送電量。電站投產后將徹底改變目前的狀況,剩余電量還能外送并入四川電網。”
果多水電工程于2013年1月開工建設,預計四臺發(fā)電機組將于2016年6月全部建成投產,屆時年發(fā)電量將達8.319億千瓦時,將徹底解決當地用電問題。
隨著西藏重點水電項目的相繼投產,藏電外送也拉開了序幕。2015年6月1日,藏中電網逐步進入豐水季節(jié)后,通過青藏直流聯網工程,西藏電力成功實現外送青海,標志著西藏清潔能源開始參與西北地區(qū)電力供應的區(qū)域平衡和全國能源結構的優(yōu)化調整。
記者也從國網西藏電力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西藏水電累計外送電量3.3億千瓦時,外送最大電力30萬千瓦,相當于減少受電地區(qū)煤炭消耗1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0萬噸。預計到“十三五”末,豐水期西藏電網外送西北電網電力將達到120萬千瓦,年外送電量可達34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338.98萬噸,將為全國能源結構優(yōu)化調整和大氣污染防治作出積極貢獻。
建設成本過高
在世界屋脊上建設大型水電站并非易事,其難度之大可見一斑。
“昌都地區(qū)平均海拔在3400米以上,低氣壓、缺氧、紫外線輻射強、晝夜溫差大,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給建設施工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段川告訴記者,“當地冬季施工期短,每年12月至來年2月都要停工,這給項目組織和管理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僅如此,交通不便也大大增加了西藏水電建設難度。
據悉,昌都地區(qū)位于西藏的東部,距離拉薩、成都、昆明等省會城市均在1000多公里以上。大量的物資、建材、機電設備需要運到此地,運輸距離遠且交通條件差,運輸成本大幅提高。
段川告訴記者,果多水電站工程總投資38.3億元,千瓦造價高達2.3萬元,度電成本將超過3元。有數據顯示,西藏水電上網成本在0.8元/千瓦時左右,如果送至華東,落地電價將達1元/千瓦時左右。段川表示,目前首臺機組剛剛投產,上網電價還在與當地電網協商中,估計不會有太大的增幅。
如此高額的建設成本使西藏水電備受關注。水電水利規(guī)劃設計總院院長鄭聲安就曾表示,如果水電上網電價高于0.4元/千瓦時,那么基本上就不具備建設條件,再加上外送成本,受電地區(qū)落地電價會在0.6元/千瓦時以上,更沒有競爭力。
“西藏目前所有投產和在建的水電站中,除果多外,其他均為國家扶持建設的項目??梢哉f果多水電站是由市場經濟決定的行為,完全由企業(yè)自己投資建造。”段川說,“這也是央企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部分,不單單只考慮經濟效益,更多的是社會效益。”
不可否認,西藏地區(qū)水電開發(fā)成本過高確實嚴重影響了投資方的投資意愿,制約了水電的發(fā)展。段川建議國家層面應盡快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予以適當的資金補貼,另外在稅收和貸款等方面給予適當優(yōu)惠和便利。此外,段川還建議盡快啟動川藏鐵路和滇藏鐵路開工建設,改善目前的交通運輸狀況。
2015年12月27日13時10分,華能對口援助西藏自治區(qū)昌都芒康縣無電區(qū)電源建設項目——華能覺巴水電站首臺機組,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投入商業(yè)運行。
覺巴水電站1號機組是華能瀾滄江公司在西藏境內投產發(fā)電的第一臺機組。覺巴水電站的投產,給長期缺電少電的當地藏族群眾帶來了光明,新增和改善用電人口約5萬人,為當地經濟社會跨越式發(fā)展提供了堅強的能源保障。
覺巴水電站位于西藏昌都市芒康縣瀾滄江右岸一級支流登曲中下游河段,建設3臺單機容量1萬千瓦機組,年發(fā)電量1.47億千瓦時,工程總投資9.25億。電站為長引水高水頭沖擊式水電站,正常蓄水位3228米,引水隧洞平均海拔3200米,開挖斷面為3×3.5米,全長4120米;壓力鋼管道邊坡高差611米,高水頭沖擊式機組轉速高達每分鐘750轉。
覺巴水電站于2013年7月5日正式開工建設,建設者們克服了高寒缺氧、紫外線強、晝夜溫差大等惡劣自然環(huán)境等困難,首臺機組比合同工期提前9個月實現發(fā)電目標,工程建設實現安全“零”事故,工程質量處于受控狀態(tài),廠房混凝土質量一次性達到“免裝修”水平,受到水電工程質量監(jiān)督總站專家組的一致好評,并獲“全國水利建設工程文明工地”稱號。
本文地址:http://www.comfyplaza.com/xinwenzhongxin/meitibaodao/2216.html